close

身為台北市民,對於柯文哲的台北市自行車專用道有一些想法,我的想法不一定是完全正確,但都是親身體驗。綜合來說,台北市腳踏車專用道個弊大於利(8個缺點2個優點)。如果其他縣市要推類似的腳踏車專用道,應該可以參考一下小市民的觀點。

首先來講優點:

1. 台北市自行車專用道,只準單車用,所以騎腳踏車不用和汽機車擠,對於腳踏車騎士比較安全。

2. 自行車道底下的空間則可用來收納雜亂的地下管線。

以上就這兩個優點.......

 

再來講缺點 :

1. 花40億元,實在太貴了

這一點我很不能理解,當初youbike讓市民免費騎30分鐘,北市府一年虧1億,柯文哲嫌貴取消了優惠。以前郝龍斌當市長時免費,路上一堆人騎腳踏車,現在收費了,騎的人少了,然後柯文哲現在才又反過頭花40倍的預算下去"提暢腳踏車文化".....真的不懂這種施政邏輯了。柯文哲可知道,這40億,可以讓台北市民騎40年優惠免費youbike......

 

2. 塞車

柯文哲的腳踏車道做法和郝龍斌的腳踏車道做法不一樣,郝龍斌是就現有人行道,內縮挪出空間做自行車道。柯文哲的做法是外拓,把原來的道路縮減另闢一條新道路。柯文哲的做法有個致命的缺點,原有車道變少,對於原本就容易塞車的台北市,更是雪上加霜。

 

借用一張中國時報的新聞照,明眼人就會看出自車道導致台北市塞車的理由 (不懂台北官員們就是看不見?)

chinatime

下圖為台北市目前嚴重的塞車問題,從新北市過來台北市,都要先塞上一回

IMG_20160316_074933  

當初規劃三橫三縱腳踏車道時,北市府的人大概覺得,挑幾條平常不會塞車的路做就沒事了。這種想法實在太天真。因為:如果A道路因為自行車道的影響塞車了,那麼原來不塞的B道路,也會迴堵造成塞車,然後再堵到C道路........最後台北市整個塞在一起。就這樣,現在台北市陷入嚴重的塞車問題。

 

3. 地下管線未充分利用

柯文哲說底下可以收納雜亂的地下管線........我這個小市民想問問,收好了,然後呢?根本就是個花錢又無感的施政啊。如果真的空出空間,至少也拉幾條光纖網路,讓北市民享受超快速的上網。但柯文哲就是沒有做,整個規劃給人急就章的感覺,這,也是我下一點要講的。

 

4. 急就章,錯誤百出的設計和施工

自行車道應該妥善規劃,尤其花了40億,但整個施工和計劃給人急就章的感覺,錯誤百出

下圖為的自行車道延伸出來,但沒有自行車道的部份,兩者竟形成一個「直角」。如果機車騎士不小心,很可能就直接撞上去。這是哪個天才設計的啊.....

後來施工單位大概看出問題,幾天後趕緊立了警告標示。是說,本來好好沒事的道路,做出一個陷阱,這種設計真是不敢恭維。

IMG_20160224_170430  

下圖圓圈中的機車騎士,如果碰到天色昏暗,又一個不專心,照著動線「直行」,很容易就撞上自行車道(綠色區)的突起物。以前沒有自行車道(綠色區)時,直直騎都不會有事

hit  

下圖為自行車道施工現場,可以看出原本做好的自行車道,又反覆挖了起來。市民的納稅金,就這樣浪費了。如果不是趕工缺協調,何以搞成反反覆覆這樣子?

IMG_20160325_103044  

 

5. 自行車道路面品質,待加強

下圖是台北市自行車專用道路面的近拍,可以看出顆粒很大,大小也不一,有凹凸,才剛做好就開始卡灰塵和碎屑。....難道這也是趕工的下場嗎?

IMG_20160325_102804  

有人試騎之後的心得是「新的鋪面容易造成把手左右搖晃,也會有上下跳動情形,若平衡感較差的人,可能有摔車疑慮。」出於聯合報新聞報導

對比一下郝龍斌蓋的馬路(沒辦法近拍,哈....我可不想被撞)。但即使遠遠看去,仍可以看出路面是相當平整。郝龍斌的"路平計劃"確實有用心,雖然在我心中郝龍斌也是個好大喜功的市長,但郝龍斌時期修的馬路,品質好的沒話說。

IMG_20160325_102822  

 

6. 三橫三縱,為何沒有評估或實驗就做了?

關乎到台北市重要的6條道路,這樣大規模的計劃,應該做大量的評估,加上小型的實驗。如果實驗順利,再整個推動。現在柯文哲說幹就幹,萬一做對了還好,那萬一做錯了呢?是不是白花錢又造成交通不便..... 其實以一個小市民的觀點,我真的不在乎2016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要搞什麼,我比較在乎日常生活的交通。如果要蓋自行車專用道我們也不是反對,但能不能做好評估再下手呢?

 

7. 把機車擠壓到要和汽車搶道,增加危險

因為有了自行車專用道,道路縮減,為了讓機車族維持兩車道行進,所以原本禁行機車的內側車道,也開放給機車使用。可是這樣一來,整條路造成機車亂竄的情形。

腳踏車騎士雖然安全了,但人數更多的機車騎士,卻是更危險了。

我預估,從今以後的機車事故,只會有增不減。

而開車的人,也要不時提高警覺閃避機車,內側車道再也不順暢,也造成了行車速度的緩慢的原因。

下圖可見一台機車正準備切入內側車道,大車小車機車全混在一起,危險。

路上擁擠的車輛和廣寬到不行的自行車道,形成強烈對比。

IMG_20160302_172710  

下圖為施工的工人,正在塗銷禁行機車的字

IMG_20160324_160640  

 

8. 整條馬路都劃紅線,無法臨時停車

下圖為自行車道旁的紅線,除了公車停靠站,整條馬路都變成紅線,再也不能臨時停車

IMG_20160325_102721  

不能臨時停車的缺點,路兩旁的商家首先受到衝擊。比方說,原本計程車司機還可以停個黃線下車買一下便當,現在都不行了。這種情形零售業受到的衝擊最大,便利商店,小吃店....都因為不能臨停了少了一些客人。

下圖是台北市的車輛為了臨停,現在都不得已只能違法的停在紅線上,甚致整個跨到人行道了。只是為了買個便當,都要承受被開罰單的風險。

IMG_20160312_152530

下圖是台北市目前最流行的停車法「跨在自行車專用道」。台北市停車不易,急著辦事的人出於無奈只能冒險臨停,而且不只一輛車這麼做,這代表了大多數民眾真的需要臨停的服務,然而柯文哲主導的北市府卻無視開車族的需求,只能說官逼民反

11111  

其實,不只計程車或一般車輛,連警車要辦案也找不到地方停車,

下圖為警車執行勤務,也只好不得已的停在自行車專用道旁的紅線上

222  

我不是想要責怪警察,畢竟辦案第一優先。我想表達的是,連警察大人都找不到停車位置了,一般小市民想要臨停辦事情,要怎麼辦?另外,舉例來說計程車司機也很辛苦,整條路都紅線,如果不停紅線的話,柯P是要他們怎麼載客?

對比以前的郝龍斌時期的自行車道,「內拓」的設計,保留了車道原始的停車位,下圖可見自行車道路邊也規劃了摩托車的停車格,郝龍斌同時尊重各種車輛路權的做法我認為比柯文哲的設計好一些

IMG_20160419_190313  

 

 

為何北市府如此趕工腳踏車專用道?後來一查,原來是「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」(Velo-city Global)2016要在台北市辦,現在整個北市府為了表現給外國人看,整個大趕工。是說,台北市民重要?還是外國人重要?很想勸柯P一句話,好大喜功,為了辦活動爽個幾天,但留給台北市民卻是不成熟的單車專用道設計,和塞車的夢靨,這一切都不值得。這樣的市長決策,這樣的施政品質,真要打一個不及格的分數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